Cambodia543.jpg

巴孔、普力科、羅雷這三座寺廟

在吳哥眾多遺蹟之中被稱作是羅洛士遺址

位置和主要的吳哥遺址的群體有所不同

西元九世紀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 Varman I)所建

他在西元889年即位為王的時候

國都還不在今天位於暹粒的吳哥

而是在暹粒城東南方十五公里處的訶里訶羅洛耶

也就是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羅洛士遺址的一片廢墟

因此這裡也成為了柬埔寨古典藝術的濫觴

Cambodia545.jpg

高腳屋這樣的建築型態

在吳哥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主要是符合這裡的氣候環境型態而來

因為當柬埔寨進入雨季之後

每天午後的暴雨往往都會造成災害

而把房屋架高

就是當地人所積累出的生活智慧

沒有雨的時候,屋下即可成為飼養禽畜的地方

這樣的畫面,記得之前去雲南的西雙版納也曾見過

Cambodia546.jpg

Cambodia547.jpg

吳哥城在這幾天的走訪下

不管是從第一天的微笑吳哥-巴揚寺

各具特色的癩王臺、鬥象台、12生肖塔…

號稱女王宮的斑蒂絲蕾

到世界古文明建築奇蹟的小吳哥城

都在我心中對這個位處東南亞的陌生國度

不斷的建構、解構、再建構、再解構

整個思緒在過程中不停地翻攪著

總是讓我有一種穿梭在一千年前的吳哥古文明

與現代柬埔寨的時光隧道之中

Cambodia548.jpg

Cambodia549.jpg

普力科寺是吳哥王朝早期紅磚風格的代表

建築實體用磚砌建構

門柱、門框、門楣、神像及階梯

大多採灰泥石雕裝飾

普力科是「聖牛」之意,作為祭祀祖先的宗廟

整個古蹟的修復在法國主導下

為了設法保持遺址原貌

學者們對於普力科寺建築細節莫不費心研究

譬如每塊磚的黏合並不用現代水泥取代

而是模擬昔日以棕糖、石灰、糯米漿等混合而成

儘管整體建物看起來因為時間的洗禮

在很多部分都已顯得嚴重頹圮

但是從結構上來看

依然可以從當時建造的規模與位置

都可以看到吳哥文明的演進歷史

Cambodia553.jpg

吳哥這個在世界上窮到出了名的國度裡

任何的物資都可以吸引他們的興趣

在這裡,不會像有些地方

向觀光客要東西的方式讓人厭惡

若有機會來到此間旅遊的話

不妨帶上一些小文具、小糖果

相信一定會受到當地朋友的簇擁與愛戴的

畢竟「施比受更有福」!

Cambodia557.jpg

Cambodia560.jpg

 這座稱為巴孔寺(Bakong)

是一座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

從底部往上數共有五層方型建築

每層均有塔門、迴廊、階梯設置

一直往上發展,成了最上層宇宙中心的須彌山

也就是在吳哥四處都可見到類似玉米般的尖塔

看了之後,就不難理解日後小吳哥城的建築樣貌

應該都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Cambodia561.jpg

蠻好奇這三位身披袈裟的師父小哥

不回到寺廟裡用功念經

倒是在這向晚的廟寺遺跡前玩了起來

心想:或許他們的任務就是在看顧這座廟寺

我推想他們心中的OS:

你們這些觀光客看也看過,趕快回去了吧!

也好讓我們趕緊可以回去休息

或許這就是看與被看之間的差別吧!

Cambodia571.jpg

『Preah』的意思是神聖,『Ko』的意思是牛

指的就是那三隻在神廟前的黃牛Nandi

因著Nandi是Shiva的座騎

因此也為它獲得另一個現代的稱號:神牛

Cambodia563.jpg

arrow
arrow

    alanj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