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一篇 石家莊正定隆興寺

介紹了在隆興寺裡有六樣堪稱為鎮寺之寶的絕世珍品

一連PO了五樣,但卻唯獨遺漏了其中之一

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在中國書法的歷史當中

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就是《龍藏寺碑》

 

 

 

 

 

 

《龍藏寺碑》,全稱《恒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

因為是在河北正定的隆興寺之中,亦稱《正定府隆興寺碑》

原石今在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内,是隋開皇六年(五八六)立

通篇字體為楷書,碑陽正文計有三十行,每行為五十字,碑陰及左側有題名

通高達三百二十四公分,寬九十公分,厚二十九公分

碑文記述了恒州刺史鄂國公王孝僊

奉命勸獎士庶萬餘人修建龍藏寺的情况,無撰書人姓名

歐陽修《集古錄》認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張公禮

書法遒勁挺拔,寬博秀麗,上承六朝餘緒,下開初唐先聲

堪稱隋碑第一

 

 

 

 

學習過書法或是有興趣於書道的朋友應該知道

我們從小所臨摹的字帖,來源不外有兩種

一是自碑石所拓印下來,通常是黑底白字

一則為前人寫在竹片、紙張、絹布上,白底黑字

例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顏勤禮記》

這些都是從歷朝歷代的石碑上所拓下來的拓本

之所以稱它在中國書法的歷史發展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因為它就好像是一個里程碑一般

中國文字從象形文字開始

之後又有甲骨文、篆書、隸書不斷演變

一直發展到唐朝楷書大暢流行

歐、虞、褚、顏、柳幾個大家奠定了唐楷的法度與規模

其中唐初的歐陽詢、虞世南的書風當中

似乎和《龍藏寺碑》都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

因此,人們說《龍藏寺碑》是集北碑之長

開初唐一代書風的“承先啟後”的重要階梯

它在美麗的中國文字當中的地位自此確立

 

 

 

 

《龍藏寺碑》的結體已經足可以和唐碑相媲美

只是在點畫筆法上還殘留一些北朝碑刻書法的痕跡

時見折刀頭,但已經充滿了虛和江河的氣息

其用筆瘦勁沉著,結體平正秀雅,點畫剛健而婀娜

既孕育著褚遂良式的婉麗華美

也孕育著歐陽詢式的瘦硬刻峭

 

 

 

 

有人說它“整密瘦健,爲隋碑第一”

有人說它是『爽整精能,爲隋碑之極則』

隋建國只有三十七年,在書法藝術方面的成就

當然不及兩漢,唐宋那樣百花爭妍、蔚然大觀

但是,它在書法發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功績,還是值得一書的

這正是今天珍視和研究《龍藏寺碑》的原因所在

康有爲曾說:“隋碑漸失古意,體多闓爽

絕少虛和高穆之風,一線之延,惟有《龍藏》。”

《龍藏寺碑》用筆沈摯有力,剛柔相濟

結體嚴謹安雅、方整有致,已是成熟的楷書形象

只是立碑至今已歷一千五百年,原碑漫漶剝蝕

碑板上可供辨認出來的字也是越來越少了

雖然如此,從其質樸無華的真實面貌當中

仍然無損它的絕代風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j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