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世上每個人都得經歷的過程

在還沒到達西藏之前(在台灣)

對於西藏最有名的天葬方式

是充滿了好奇並期待此行能有這樣的機緣得見

但是到了這裡才知道

當地政府考量藏族同胞感受以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已下令禁止外來觀光客觀看天葬過程

天葬:在藏語裏的意思叫“施鳥”,一些歷史文獻中也有鳥葬和風葬之說,實際上就是古代不斷克服棄葬中的隱患之後而形成的喪葬制度。此一儀式多盛行于廣大農牧區,是大部分普通人的葬法。同時這種方式可能也是目前得知:最有環保意識的葬法。

塔葬:是一種高層次的喪葬儀式,一般人與其無緣,這種葬法只是極少數有名望的活佛死後才能享用,如班禪及大活佛等。

土葬:在草原牧區,他們把天葬作為一種優待,而土葬則作為一種懲罰,一般只對得了痲瘋、天花等傳染病的屍體以及強盜、殺人放火犯適用,特別是針對得傳染病的人。

水葬:意義與天葬基本相同,但在物件上針對的大部分是乞丐、鰥、寡、孤以及兒童。為兒童實行水葬意思是可以重返母胎再生為人。因為實行水葬之故,因此在西藏的傳統習俗他們一般是不吃魚蝦類的食物的

火葬:是一種考究的葬法。在日喀則的林區較為普遍,而在農牧區只有寺院的活佛和大堪布才有資格用此種喪葬方式。

崖葬:林芝地區較為通行。人死後用酥油或牛奶塗抹屍體,同時用鹽巴、香料進行防腐處理,然後入殮四方形的小木箱中。有些不用葬具,用繩索將穿著衣服的屍體捆綁成團狀。葬址一般選擇在遠離人畜活動、面對激流的山崖上,利用天然岩簷、崖洞為葬穴,這些洞穴一般比附近地面高50200米 ,比河流平面高300500米 。也有人工在山崖上挖掘墓洞的,墓洞離地面越高則顯示墓主越尊貴,伴隨崖葬而來的祭禮活動十分隆重。


 

就在水葬台旁的山壁上

有人繪製了一座ㄧ座的白色樓梯

他是指引往生者通往天國的階梯

也是我這個台灣旅客心裡所認為的天梯

 

 


 


 

站在海拔4990的岡巴拉山口

從上往下眺望羊卓雍措湖,顯出她充滿寧靜的神秘感

與前面所看那木措的粗曠雄渾氣度相較

羊卓雍措的秀麗靈動恰恰與之相為互補

羊卓雍措海拔4441,湖岸長250公里,水深達80

她的水源是來自於念青唐古拉山脈的雪水,是一個數億年前因冰川泥石阻塞的堰塞湖

由於水只進不出,因此雪水融化與自然蒸發形成千百年來自然的平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jih 的頭像
    alanjih

    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alanj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