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了花蓮洄瀾 (花蓮花蓮)
PO了在我老家附近,一張嶄新重修的火車站照片
一時間臉書上的親朋好友,不管是認識還是不認識的人
都為那張有著蔚藍色的天空、馬賽克拼貼的外牆的美照頻頻按讚
讓這個平常有如它名字一樣『平和』,”平靜又和平”的小村莊
在網路的世界當中,熱鬧了兩、三天
同時也讓我埋下了,當我下次回去的時候一定要拿相機
好好的為它留下一些當地人眼中『平和小鎮』的記錄相片
為了寫這一篇平和小鎮,我著實上網找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
日據時期這裡因為是檜木的轉運站
也就是在花東鐵路線上的火車站 - 池南驛
專供運輸木材稱作「新車頭」
台灣光復之後,在民國四十年前稱作為池南火車站
這裡是林務局木瓜林區的出口站,伐木工人出入山地必經之車站
平日木瓜山工作人員,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亦由此站運補
因此往來人員增多,住戶漸增
原先隸屬賀田村,也就是光復後的志學村
在民國四十二年自志學劃出,獨立成為平和村
我以前在小學六年級之前是住在隔壁的壽豐村,之後才搬過來這裡
在以前通往花蓮的台9線還是走鯉魚潭的時代
平和村和志學村印象中,都只是在坐火車時才會經過的小村莊
自從七十年代初期之後,由於台9線改道自此經過
才因為交通便利因素,漸漸為人所認識
還記得這裡原本應該是國中的運動場
每天的升旗典禮都要從前面的國中校區跑過來
在時序進入炎炎夏日,每每一個升旗儀式
就弄得同學們滿頭大汗的
旁邊還有一個游泳池,它曾經陪伴著我打發了不少的酷暑時光
但是好像是發生過一次溺水事件後,就不再開放使用了
前面一直延伸到河床邊緣是一大片的相思樹林
這是每個讀過平和國中的人在國中時期
都曾經在此地露營過夜的地方
如今卻是物換星移全部我曾經熟悉的部分都不見了
地形地貌都已徹徹底底的改觀了
這是在花蓮隨處都可見到的一種闊葉樹
阿美族很喜歡種樹,通常會栽植一、兩株於庭院、田園空地上
當它長成枝葉繁茂之時,樹下可以當做很棒的乘涼處
夏天正是它結實累累的季節,它所結的果實也可以當作很棒的食材
與排骨一同煮湯再加上一些小魚乾,滋味非常鮮甜
真可說是一種”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的好植物
噢!差點忘了,我們都叫它是「芭基露」,正式名稱為「麵包樹」
隔壁的月眉村舊稱「芭基露」即以麵包樹命為地名
只是我從小,就一直對於「麵包樹」三個字感到困惑!?
它既長不出麵包來、果實也沒有麵包的味道!?
它好像和麵包產生不了任何的連結
於是上網估狗了一下:
「這種植物原產自馬來西亞、南洋一帶,果實內有豐富油質
成熟果實經過燒烤之後會散發麵包香,果肉味道像絲瓜,因而得名。」
電腦”音特內”果真是厲害
如果下次你有空到花蓮遊玩,可以告訴當地人說你要吃「芭基露」喔!
這一張就是拉過皮、重建過後的平和站,是不是很美呀?
也就是因為一個月前臉書上的這張相片
觸發了我今天拍照、PO文的動機
平和站:(車站代號:042),地址是: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平和路1號
現在只是花東鐵道線上的招呼站/通勤站
之前我曾為它寫過一篇 從平和出發的普快車,不妨加減看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