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寫這一篇格文時感覺十分的複雜
在2007年8月3日第一次來到這裡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紮
在台灣以台語說”烏魯木齊”並不是個名詞
通常是形容胡搞瞎搞、亂七八糟、毫無章法、不按牌理出牌
在還沒到那之前,既然已經有這樣先入為主的印象
心中不免暗自揣度”到底那是個甚麼鬼地方?”
但隨著我們的車開進了這個距離台灣4000公里的地方
我們整車的人就像是跌破了眼鏡一樣,都趴在地上找鏡片
這個城市的規畫就像是咱們的高雄市一般恢弘
繁榮程度,絲毫不遜於台灣首府台北城
而且在街上還可以看到鼻樑高聳、輪廓深邃的各色人種
這還是個國際化的大城市來的~
烏魯木齊,源於準噶爾蒙古語「紅廟子」
維吾爾語解釋為「優美的牧場」之意
記得以前讀書時,老師都教我們說”新疆的省會是迪化”
查資料得知清朝及民國時期都稱作迪化
“迪化” “迪化”,實有種”啟迪教化”貶抑之成分在內
還是老共會做人,在1954年改回原名烏魯木齊
一開頭說感覺很複雜
是誰也沒想到在兩年後的2009年7月7日
這裡發生了49年來最大規模暴動事件
據中共官方公布數據顯示
此起暴力事件造成140人死亡、828人受傷
除人員傷亡外,還有數百人遭到逮捕
在事件中焚燒261輛車,毀損商舖203間
和我當時到這兒時的歌舞昇平、繁榮平和相較
實在是非常難以想像,或者我當初看的只是假象
看來把新疆省改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把迪化改回烏魯木齊的政治做為,似乎沒起太大功效
新疆的維吾爾族及其他原住民,仍然固守他們的民族意識
漢人也與維吾爾族存有嚴重的隔閡與分歧
過去興建長城是要隔離漢人與「蠻夷」
如今這些遙遠西部邊城的長城都要垮了
然而人們心裡面的長城,不同民族間的隔閡,卻更難推倒
對回族與漢人來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