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東北角海岸有著十分豐富、特殊
且充滿了許多不同時期的歷史軌跡
在這幾百年當中,歷史轉換、政權更迭
從金雞貂三社的原主人、住民
接著葡萄牙、西班牙相繼在此登陸
繼而明朝鄭成功將外族驅趕
到清康熙收復台灣後劃歸中國版圖
1895年起日本統治了五十年
民國34年到現在的中華民國
都在這片台灣頂端的場域當中
沿著這條不甚寬闊的102盤山道
登上人潮洶湧的九份、金瓜石
來到了這塊驚艷水金九牌子上所標示的開成殿
據說這一處是觀賞北部海濱的絕佳視點
九月秋日的天空清朗,站在開成殿廟埕之上
居高臨下視野果然十分開闊、無限寬廣
「三貂嶺極高,俯瞰雞籠在嶺東南,海波洶湧,
觀音、燭臺諸嶼、八尺門、清水澳、跌死猴坑、
卯裏鼻諸險,皆瞭然如掌,蓋北路山之最高者矣。」
當中的”清水澳”可能就是現在的”深澳”
因其鄰跌死猴坑,跌死猴坑應該就是跌死猴庄(焿仔寮)
在淡水廳志中記載深澳與跌死猴庄其間相差五里
深澳可能自1871年起即有「小漁船停泊」
或已成為了一個漁村聚落
我想他當初為了軍事、統治方面的目的來過這裡
自然對這一帶區域必須十分了解
重點是從清道光到現在
雖然已經都過了近兩百年
但是,站在山崙頂上向下俯瞰
在百多年前日人繪製台灣堡圖當中所出現的
像是:拔死猴、焿仔寮、磅磅仔、二砂園
深澚、番仔澚、長潭尾、七斗、八斗、社寮嶋
乃至孤懸海外的基隆嶼都出現在這片視界之中
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當中所載
「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應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