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聽過一種說法?
生為台灣人的我們
這輩子應該嘗試挑戰的事有三
騎單車環島
泳渡日月潭
登玉山主峰
這樣的說法究竟出自何處?
似乎已經無可考
但是,這樣的聲音
卻是一直很鮮明、很深刻的存在我的心中
雖然活到了四十幾歲一個都還沒完成
但是我相信這三件事終究是會要做的
就等著機會的來臨
此刻的天候狀況有點讓我們感到小小的欣喜
因為天上沒有降雨
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求之不得的了
從以前都一直聽人家說:登玉山很簡單
甚至於比爬一些郊山、中級山都還容易
比較麻煩的是因為一般行程的規劃
至少是兩天一夜的安排(夜宿排雲山莊)
因為排雲的床位有限(約92床)
因此需要等待抽籤來決定何時上山
拜幾十年好友小子的幫忙
知道我想要攀登玉山的心願
幫我報了一個團體
登山還真是個有趣的活動
這些人當中除了好友博倫是舊識之外
其他的都是第一次見面的新朋友
沒想到竟然一次就中簽了
這實在是太幸運了!
只是往往事情是有一好、就沒兩好
不會是事事都如願的
到底是甚麼意思呢?
因為,依照氣象預測的結果
我們此次的三天中都不會有好的天氣
除非是有奇蹟的出現
意思是我的玉山行,都會是在一片溼意當中進行
畢竟雨天登山,確實是有諸多的不便與麻煩
沒辦法!頭已經洗下去了
身軀也不得不一起洗囉!
轉換一種想法
在八月底的時節裡登山
下點雨比較不至於太熱~
這樣的思考夠正向吧?!
看到這編號46的木棧橋
大概知道路程已經過了一半
因為整段路程當中,會經過82座木棧橋
之前還想要用相機來為他做紀錄
後來因為雨天拍照實在麻煩而作罷
不過在行走的過程中不禁思考著一些問題
這些設施的設置是如何完成的?
使用當中遇上自然損壞或經天災地變
要如何保養維護?
而隨著在沿途當中
與一位位身負重物的原住民朋友
擦身而過的過程中了解
所有我們在攀爬玉山的過程當中
所需要用到的物資、工具、食物
都是由他們從山下搬運上來的
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啊!
玉山海拔3952M,名列台灣百岳之首
還記得小時候讀書時
一直記得書上所載玉山海拔3997M
而且山頂上有一尊于右任先生三米的銅像
剛好可以補足到4000M的海拔高度
近年來在新技術的量測之下
重新測得並確認海拔為3952公尺
早期西方人稱摩里遜山(Mt. Morrison)
日治時期被日本人稱為新高山
在臺灣百岳中
代表布農族的玉山與泰雅族的雪山、
阿美族的秀姑巒山、南湖大山、
排灣族的北大武山合稱「五岳」
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
看到這個植物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識?
沒錯!就是咱們千元鈔背面左下角的圖案
是台灣的特有植物-【玉山薊】
在路途當中不只一次看到他
全身長著尖尖的刺使人不敢親近
這一次是三天兩夜的行程
第一天會去奮起湖晚上住在阿里山的石棹
第二天一早到塔塔加啟登開爬
經過8.5公里之後,可抵達夜宿的排雲山莊
這一段路程從塔塔加(2600M)到排雲(3402M)
實際爬升約802M,其實整段路都還算是緩坡
第三天一早從排雲(3402M)出發
直攻上玉山頂(3952M)
2.4K的路程552M的爬升
算是此行當中比較硬的
然後再原路走回
若無任何意外
第三天下午應可回到塔塔加原出發點
台灣是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雖然在高度上沒法與喜馬拉雅山相比
但是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座座雄偉險峻
在臺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峰多達260餘座
相信愛爬山的人都知道或聽過台灣百岳
甚至有人以追尋完登百岳做為人生標的
而我何其有幸
在第一次所接觸到的百岳
就是名列百岳之首五嶽當中的玉山
攀登玉山成為了我百岳人生當中的起手式
相信這個第一應該不會是唯一
期待往後能有更多的百岳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