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近這一棟簡牘博物館之時

看到這外觀十分前衛、新穎造型的建築物

再想到待會進去要看到的是距今約兩千年左右的歷史文物時

這樣新、舊強烈對比的衝突感在心中不斷的激盪著

據說這樣的設計型態是東漢三國時期的建築風格

我是看不大懂,不知您看的感覺如何?

 

 

一進入館內牆上巨大木牘上一行字直接映入眼簾

揭開了這趟參觀簡牘博物館的序幕

「弟子黃朝再拜,問起居,益陽字元寶」

依照書體來看是屬於漢代當時流行的隸書

一字之中,筆筆獨立,偶有相連而字字區別

捺及橫畫收筆多帶有八分波磔筆意

史籍稱隸書是秦始皇時程邈所造

說是程邈在獄中潛心改進文字

將當時通行的小篆筆畫加以減省整理,使趨簡易

以利獄吏使用,故稱隸書

 

 

 

 

 

 

這些是簡牘書冊的書寫工具,有毛筆、硯台、墨盒、刀、削

我們現在的書寫習慣是拿筆寫字,寫錯了就擦掉或是用立可白塗掉

而簡牘上的文字用毛筆沾墨書寫,寫錯了除了塗掉之外就是刮掉

刀在這裡並非是要用於刻字

它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錯誤的文字,把它刮掉削去

 

 

 

 

 

 

 

 

中國文字的演變從遠古的象形文字

當中還演變成為甲骨文字、金文、鐘鼎文、篆字….

這些主要是依照字體的形式最為分類

然而,文字的載體往往也成為文字名稱的來源

簡牘文字,就講的是它的載體

“簡”指的是經過修治的細竹條;較寬的木板、竹板,稱作“牘”

後人則將這些竹簡、木劄、木板、竹板等,合稱為“簡牘”

在當時,絲帛也是一種書寫的材料

但因為絲帛較貴,大多只用來抄寫重要的典籍和繪圖

絕大多數的典籍、日常大量流通的文書資料

都是以“簡牘”作為書寫的載體

簡牘,作為中國古代文字的載體,始於春秋戰國或更早

盛于秦漢、衰于魏晉,先後使用了三千餘年,因而留下了輝煌的文獻資料

成為中國文物寶庫中極為珍貴的寶藏

在紙張發明和推廣之前,簡牘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和承載的重要工具

也正因如此,方得以保存了兩、三千年的歷史

 

 

 

 

這個造型裝飾特殊的物件稱為『人面紋方鼎』

人面紋方鼎,是商周時期的青銅鑄品,被定為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和絕大多數一般以饕餮、雲龍紋飾的鼎不同

這口鼎人面的形象極為奇異,給觀賞者一種望而生畏、冷豔怪誕的感覺

因為在歷史當中也沒留下相關的資料

無從正確地知道它的實際用途與來歷

但是,它實在是一件匠心獨運的青銅器精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j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