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酒大多由糯米釀造而成,濃度通常從10%到30%都有
一般像相片中的少女,每人都可喝上兩、三斤(約1000~1500c.c)
尤其是她們的勸酒歌更是厲害,往往在美人的左右攻勢之下
不知不覺三、五杯片刻下肚,幾乎是每個人共同的經驗
沒看到這位帥哥也被攻陷了^-^
【牛角酒】是一種以牛角作為乘酒器具的酒,一般裝滿酒約有200c.c.左右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熱情好客,酒在他們的心目中是接待親朋的佳品
如有貴客進寨,得按苗家禮俗喝攔路酒,這攔路酒可厲害了
【五彩姊妹飯】使用各種天然植物汁液製作的姊妹飯
用這些汁液分別浸泡糯米,一兩天後,這些汁液完全滲透米粒後,再取出分別過濾
之後用清水沖洗去表面多餘的色彩汁液,將這些分別浸泡好各色糯米調勻
將其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飯,不但色彩繽紛、芳香可口,而且久放不變質
還具有明目健身,滋補強身功效的純天然食品
還記得當天我是一口接著一口的吃下肚,的確是非常可口
【貴州酸湯魚】是一道當地美食佳餚,也是貴州美食當中較為人知的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擅長制酸,亦喜歡食酸
所以貴州有句民謠唱著“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ㄘㄨㄢ,即是在說明貴州人對酸食的喜好程度
貴州酸湯魚,當地有兩種作法:一為紅湯、一為白湯
紅湯據說是用蕃茄醃製發酵製成,而白湯是洗米水發酵過後,配製成自然酸湯效果
將熟成之酸湯做成湯底,加入剖洗乾淨後的活魚,下鍋烹煮而成
酸湯開胃健脾,當地病人和產婦常以此為最佳補品
貴州長壽老人之所以能居中國之最,無不得益於此,可見其營養和健康價值之大
"「二天不吃酸、飯菜不想沾」、「一天一碗酸,體壯爬高山」"便是當地流傳的順口溜
這裡的麵條也和我們一般所吃的”麵”口感有所不同
聽說在製作過程當中,常會摻雜一些除了麵粉以外的五穀雜糧,口感特殊
這道菜叫作是【蕨菜炒肉絲兒】,蕨菜堪稱為貴州數十種野菜之首
山上才有的蕨菜吃起來很爽口,口感有點像茶樹菇,但比茶樹菇更為爽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