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車開進了敦煌市區之時
就在陽關中路和沙洲南、北路的圓環當中
看到一尊頭束高髻、身披瓔珞、頸掛佩飾、下穿長褲
她的兩眼微微下垂,神態自若,美若天仙
把琵琶高高舉起置於腦後,豐腴的雙臂在斜上方反握而彈
輕盈的提起右腳,將重心落在左腳之上
從她婀娜多姿的歡愉舞蹈動作中,展現出無比活力
這個高聳的標誌塑像,馬上就搶走了車上所有人的目光
這正是有名的『反彈琵琶』,是代表敦煌的標誌性建築物
自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前秦時代以降
敦煌莫高窟經過了歷朝歷代的修築、興建
裡頭雖是以宗教教義為其興建的主要項目
但是卻是留下了許多時代的軌跡以及歷史的印記
諸如音樂、舞蹈、樂器、服裝、思想……等
好比琵琶這一種樂器,漢代從西域經由絲路傳入中原後
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樂器,到了隋唐更是風靡一時
後來,又逐漸成為舞蹈的工具
只是如同塑像這樣,以極為高難度的方式
表現出讓人匪夷所思的音樂舞蹈動作
輝煌如隋唐盛世不禁令我心嚮神往~
這幅圖據說是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的一部分
整個洞穴中的故事背景是《西方淨土變》
壁畫上的飛天仙女,以十分生動的反彈琵琶方式進行演奏
無論是從反映生活的角度,還是從繪畫技法的角度來看
所表現出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畫中的代表傑作
這樣的審美標準放諸古今皆然
無怪乎會成為敦煌的市徽標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