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鳴沙山造訪山下的月牙泉時
感到它不只是一處在神奇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觀
這樣的景象,滿足了我以往對沙漠裡海市蜃樓的想像
在沙丘環抱之中,以一彎新月的姿態現於世人眼前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
古人云: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
遊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遊,都會騁懷神往
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這一個角度據說是拍攝月牙泉最佳的位置
為了爬上這一個位置,真可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還記得以前上數學課,碰過一種是關於蝸牛的題目
「一堵6尺高的牆,蝸牛在上面爬
白天往上3尺,晚上滑落2尺
請問:什麼時候會到達終點?」
各位好友,我並不是要用這個題目來考你們
而是要表達我在爬鳴沙山時,就是這樣的狀況…
爬兩步、下滑一步,真是有點快要軟腳的感覺~
關於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還有一個故事:
從前,這裡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裡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湧,形成了月牙泉。
當然,這樣辛苦才爬上來
不好好的多照些相片,還真是會對不起自己
果然回到旅館一看
哇哩咧~ 足足在這個點上照了67張相片
我想:這下子應該是夠本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