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山腳下
這裡是花蓮溪與木瓜溪沖積出來的土地
與其說它是土地,不如說它是一大片
由一些大大小小石頭,所堆積出的“石頭地”來得真切些
記得小時候,大人都管這裡叫做是“開發區”
“開發區”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開發的地區
這裡除了有大大小小的石頭之外,就是一大片的草波仔
當時大多是屬於行政院退輔會或是糖廠所擁有的土地
往往就是分配給俗稱老芋仔的榮民杯杯做所謂開發的工作
要不然就是一大片台糖契作的甘蔗園
住在這片土地上,像我這樣年紀的
或多或少應該都有來這裡打工過
還記得在溽暑盛夏、太陽日正當中的季節
面對這一片廣袤的河床地,印象中就是非常刺眼
結果往往在第二天起床時
眼睛周圍都會留下受到強光照射後的”產物”
除了種植甘蔗的傳統農業方式之外
當然,有一種在當時就被當作可以發財的作物
那就是「西瓜」
這一種原產於非洲的雙子葉開花植物
在這樣砂質壤土的地方種植最是合適
每每到了收成的夏日季節
有印象以來,這裡的地上就全都是西瓜
除了種植甘蔗的傳統農業方式之外
當然,有一種在當時就被當作可以發財的作物
那就是「西瓜」
這一種原產於非洲的雙子葉開花植物
在這樣砂質壤土的地方種植最是合適
每每到了收成的夏日季節
有印象以來,這裡的地上就全都是西瓜
不過,種西瓜往往都是和天在對賭
天氣好該年大豐收,往往價格就不會太漂亮
但如果颱風多來幾個,那就更不妙了!
貨源較少,自然可以多賣些錢
但往往一夕之間大雨成災河水暴漲
一整年的辛勞與寄望頓時化為烏有
小時就常常聽到某某叔叔的西瓜
就在收成前,遭到暴漲的河水全部沖走
這還真是完完全全靠天吃飯的行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