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63

還記得是在若干年前的一次旅遊當中

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到了雲南麗江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茶馬古道」這個名稱

從那次之後,似乎始終就出現在我一次次

西藏、雲南、四川、貴州…的行程裡

似乎在中國的西南一隅

「茶馬古道」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IMG_1257 

IMG_1259

沿著怒江溯源而上的這條S228公路的延伸線

正是一條從古時候一路流傳到現代的「茶馬古道」

堪稱為是一條活著的茶馬古道

開始於丙中洛,沿著怒江大峽谷一路北上

通往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察瓦龍鄉政府所在地紮那

全長達到70公里

70公里在平地騎歐托拜頂多一小時就到了

在現在看起來似乎沒甚麼

但是在古時單靠人力與獸力的時代

在這山高、谷深、水流又十分湍急的怒江地區

沒花上個幾天幾夜是到不了的

IMG_1264

「茶馬古道」顧名思義和茶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根據文獻記載,茶馬古道大約形成在西漢時期

主要的形成原因確實與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傳播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另有一說,茶馬古道是古時中國軍隊對馬的需求

和西藏高原地區人民對茶的愛好

橫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及雅魯藏布江等四大流域

為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間互通有無

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從11世紀時所形成的跨越青藏高原的貿易路線

並一直延續到1950年代為止

IMG_1268

從這個角度穿越茶馬古道看向遠方的霧里村

有種看著遠方畫布般的不真實感

感覺更有種像是追尋桃花源般的神秘誘惑

不斷的呼喚著:快來吧~快來吧~

IMG_1276

IMG_1279

荒棄舊了的朝紅橋已被一旁的尼當大橋所取代

IMG_5319

既然講到了「茶馬古道」就不得不提「馬幫」

「馬幫」,也有人稱之為「走馬幫」

就是按民間約定俗成的方式組織起來

一群趕馬人及其騾馬隊的稱呼

馬幫是大西南地區特有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

它也是茶馬古道主要的運載手段

面對險惡而隨時變化的環境

生死與共特殊的生存方式

形成馬幫自己嚴格的組織和幫規

有自己幫內的習俗禁忌和行話

換言之,就是一種所謂的馬幫文化來的

因此馬幫儼然就是中國西南地區

茶馬古道上的主力部隊

IMG_1306

IMG_1308

當我們在河的對岸看到了「霧里」

大家心中始終存在一個疑問:

他們平時到底是從哪裡進出霧里呢?

看到了這些相片,相信答案即不言可喻

一條在山崖上開鑿的棧道貼著崖壁的路極窄

奔流的怒江就在棧道下翻騰

這一條從山壁上開鑿出來的原始土路

約寬一米高二米,是現在保存得最好的一段

看起來像是咱們中橫公路的縮小版

就是進出霧里村的茶馬古道

這裡是秋那桶居民唯一的往返於外界的途徑

IMG_1311

IMG_1314

自然現代化也對當地人的生活起了些許變化

據說在這條小徑、棧道上

霧里村民還是會騎著摩托車進出的

不過說實話

回想起當天我們走的那一小段

有些地方還算是蠻狹窄的

走起來都有點感到剉剉的

真是很難想像摩托車要怎樣騎

據說每年都會有連人帶車栽進怒江裡的狀況發生

IMG_1317

IMG_1320

IMG_1325

IMG_1326

這一段峽谷稱為“那恰洛峽谷”

也有人管它叫“秋那桶峽谷”

這已經是來到了怒江大峽谷的上段

接近西藏的滇藏交界之處

由於山體雄渾、江流湍急加之人煙稀少

此段峽谷顯得異常幽深、異常神秘

只是或許因為我們到來的時間不太對

之所以這樣講是聽開車的師父說的

一般遊客都會在中午以前到這裡來

應該會有比較好的光線條件

現在這個時段到這裡來

除了聽到迴盪在峽谷當中隆隆的怒江水聲之外

眼前的壯麗景致似乎就如同師父說的

有點是打了折般的情形

這或許也是旅遊的一部分

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是得接受啊!

IMG_1328

後記:因為這一梯次幫友對那洽洛的反應普遍不佳

據說下梯次就已經被幫主給Cancel掉了!

IMG_1335

arrow
arrow

    alanj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