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電視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句常用台語的由來
看來十分的有故事畫面
心想:趕快把它紀錄下來,以免看了就忘掉囉~
當我們看到主人家以滿桌豐盛的菜餚宴請我們的時候
這時大多都會說上這麼一句『哇!駕差操~』
西弟!今天要講的就是『差操』
來!跟老師念一遍~(ㄘㄝㄘㄠ)
據說這『差操』一詞,是出自於明朝鄭成功初期治理台灣時的故事!
明鄭來台初期因百廢待舉,一般要能夠吃上一頓正常的飯食實屬不易
正常公糧更形吃緊,文、武官員總需在完成其份內的差事及操練後
才得以享用一頓由公部門提供的像樣飯食,以饗五臟廟
文官的行政工作,謂之『差』;出差、差役、好差事的『差』
武人的任務訓練,謂為『操』;出操、操練、太操勞的『操』
久而久之,輾轉演繹『呷頓差操』或『呷差操』
就成為台南人「享用豐盛美食」的用語
若是宜蘭人講的話,可能就會變成了『近差操』
我也曾經看過人用『炊炒』二字
但是應該是和『青草』無關喔!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