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了接下來要到的景點
名字叫做“石月亮”之時
就勾起了我這些年以來
在大陸旅遊的諸多過往回憶
第一次踏上神州大陸造訪的是“廣西桂林”
這座位居大陸西南方的古老旅遊城市當中
留下了極好的旅遊印象
同時也因為這樣的原因
連帶地開啟了往後一連串我的大陸尋奇
為何會扯到這裡呢?
是因為在那一趟的廣西桂林行程裡
有一段在前往陽朔路程當中
會“途經”陽朔縣的月亮山
之所以對它印象如此豐富
則是有團友在行程即將結束之前
問當時的導遊“行程表中的月亮山怎麼沒走到呢?”
導遊特別回答是“途經”
原來那時根本沒有特別停下來看
只是在車子移動中,經過的時候
在車上導遊輕輕的帶過而已
大家才有一點不是那麼甘心的“恍然大悟”
也正因為如此,難怪一直被我記到現在
順著這樣的想法,上網谷歌了一番
打上“與月亮有關的旅遊景點”
結果正如我所預期--出現了一大堆
像是:貴州月亮山、桂林青龍月亮山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月亮山
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王寶營子鄉月亮山
北京有個「盧溝曉月」、河北的「月亮湖」
安徽無錫有「二泉映月」
廣東肇慶星湖也有「星湖秋月」
其中西湖的「平湖秋月」與「三潭印月」
還有敦煌的「月牙泉」則都是曾經造訪過的地方
當然別忘了咱們台灣都還有個「日月潭」
由此可見「月亮」這個元素
如此頻繁地掛名在各地名勝景點中
應是受到中國人對於她的許多想望所致
在怒江西岸崇山峻嶺的高黎貢山上
有一個大理石岩溶蝕而成的穿洞,傲立于群山之巔
透過洞口尚可以窺見西邊明亮的天空
從下方遠遠望去,恰似一輪明月高懸於半天之空
它彷彿是開天闢地就聳立在那裡
據說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話中,它就已經存在了
當地傈僳族人稱之為 “亞哈巴”
而漢語的意思就是“石月亮”
據當地有關部門測量發現
“石月亮”山峰的高度為海拔3362米
洞口寬33米,高60米,洞深約百米
月亮峰與怒江邊高差達2000多米
雖然從下面直線看來相距近在咫尺
但是坡奇陡、溝奇深,猶在天邊卻望莫能及
真是鬼斧神工、曠世奇景!
但據當地獵人講,石月亮只是怒江峽谷萬山叢中的奇景之一
其他還有很多奇石、奇岩、奇洞、奇橋
奇花、奇木……,實在是美得令人難以想像!
這麼神奇的地方,厲害的阿陸仔自然也是有故事滴…
遠古的時候,茫茫荒野,地上沒有人煙。天神「努娃」塑成「啟沙」,在人世間尋求配偶以繁衍人類。一日,江中一條小魚飄然變成年輕貌美的姑娘,朝著求偶心切的青年「啟沙」走來……。正當這時,龍王見了突然勃然大怒!原來,這條小魚正是龍王的女兒,她見「啟沙」英俊、善良,便動了凡心欲與之婚配。但龍王卻不喜歡讓這一個凡人成為自己的女婿,他便開始施展神威攔阻,掀起了滔天巨浪,漫捲過高山峻嶺,目的就是要吞沒世間的這一份姻緣。啟沙和龍女則駕起獨木舟,趁著水漲船高任其飄盪。此刻,忽見一道懸岩陡壁的岩峰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機靈的龍女抽出了神弓神箭,朝著岩峰"噹噹噹"地射去。只見箭響處火光四濺,山崩地裂,岩峰上通了一個大洞,使洪水瀉了出去。兩人於是擱下獨木舟,雙雙從洞裡飄然而去,自此便繁衍了世間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