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萬事起頭難
好像常常都會出現在每一個事件的開始
對於這趟行程的第一篇文章
從回來之後我就一直反覆的思考
到底應該從哪一個角度切入
是絕美出塵的人間仙境--雨崩?
還是神祕美麗的世外桃源—尼汝?
滇西北高原秘境中的秘境?
考慮了老半天始終是下不了手
困擾著我猶豫再三、拿不定主意
後來靈光乍現!我終於想通了
其實這些地方的起源
都是由三江並流這樣的區域性概念開始
成功的串起了整個區域
普遍地受到世人的注目
那就順著這個話題
來作為這趟旅程的開端吧!
英國植物學家和地理學家
金敦·沃德(F.Kingdon Ward)
從1911年到1950年的40年間
曾八次考察藏東南、滇西北、川西南
這些地勢險惡、難以通達的秘境
其中,1913年4月到翌年3月
金敦·沃德在川、滇、藏接壤的橫斷山區
穿梭於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的三江流域
對河流歸屬、水系發育和地質、地貌進行了考察
他估計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
年徑流量的比例大致為5:3:2
並對三江之間距離進行了測定
從怒江經瀾滄江到金沙江
最小間距只有80.5公里
成為最早發現這一區段三條巨川平行並流
這一世界地理一大奇觀的第一人
三江併流指的是發源於青藏高原的
怒江(薩爾溫江上游)
瀾滄江(湄公河上游)
金沙江(長江上游)
這三條大江在中國雲南省西北部
迪慶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
穿過橫斷山脈高大的雲嶺、怒山
擔當力卡山以及高黎貢山中崇山峻嶺之間
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並流而不交匯”
並行奔流170多公里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公里
而瀾滄江與怒江間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里
在這片區域當中,可歸納出幾大特色:
l 是茶馬古道發祥地
l 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區
l 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
l 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有“世界生物基因庫”之稱
l 植物學界稱其為“天然高山花園”
l 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
之所以我會如此有感
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年的大陸尋奇過程中
幾乎都和這些人、事、地、物,脫不了關係
像是香格里拉中甸之旅
怒江、獨龍江探秘行
乃至於雨崩、尼汝的徒步追夢
看起來似乎都是一個個獨立的旅程
但若仔細、認真的交相比對起來
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無一不是在三江並流這片區域當中進行
這還真是始料未及、連想都沒想到
我竟然在此間留下如此多的足跡
(還好只是足跡而已!呵呵…)
在出發前稍微做了一下功課
知道此行當中將會看到
雄偉的高山雪峰--藏區八大神山
險要的峽谷險灘—金沙江、瀾滄江
廣闊的雪山花海—杜鵑花、狼毒花
秀麗的林海雪原—高海拔的冷杉、雲杉
獨特且豐富的民族風情—
藏、納西、傈僳、彝、獨龍、怒族
幽靜的冰蝕湖泊和豐富的珍稀動植物
在每趟行程開頭的第一篇裡
心中總想著要概括性的
做一個綜合的行程展現
但說實話,要能寫得面面俱到
還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過,既然已經是起了個頭
雨崩尼汝行程正式加入連載系列當中
我想接下來就應該可以順利寫下去了
只是手上在進行中的
還有怒江系列、百岳、大台北自然步道
那就一個個按照我的tempo
一道一道的端上桌囉!
【後記】
照理說這篇PO文應該前幾天就該貼出
但是,過程中卻是出現了一段離奇的波折
且待我娓娓道來…
話說在PO文之前有件很重要的事
一定要先做的就是上傳相片
我一如往常的準備好了要上傳的78張相片
建立好了新相簿,就將他們上傳
但是跑到了一半多(實際總圖量共58張)
就卡在那邊了!並出現以下訊息:
您上傳圖片總流量已達到當月
可使用上傳流量的上限值 300MB
將無法再上傳檔案資訊
想了一下,啊!忘了將相片瘦身
每張都有5、6M這麼大,這就難怪了!
碰到這樣的狀況,您會怎麼做呢?
沒錯!您的想法跟我是一樣的
先將這58張高達300M的相片刪除
再把原先的78張相片RESIZE後
重新上傳應該就好了吧!
但結果卻不像我所想的這樣
300M容量並不會因為刪除相片而釋放
他一直都記憶在那裏
痞客官方回答如下:
會員已經上傳的圖片,即會佔去單月的上傳流量,刪除相簿或圖片流量不會因此釋出,需請會員不吝等侯至下個月份 1 日零時左右流量陸續釋出後再次上傳
若您本月份(6月)仍有上傳圖片使用的需求,建議您可親自評估是否需購買應用市集的「進階精選套裝」進行使用
會寫這段過程並不是要抱怨
畢竟,「使用者付費」這本來就是應當的
而且我因此也購入了「進階精選套裝」
此套裝最重要的是包含「相簿單月上傳流量 15G」的APP
只是若不想花這筆錢的朋友
可是不得不小心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