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天地君親師的固有傳統觀念之下,統治者為了鞏固治權順天應人的合理性
於是在這偌大的土地之上,一向講究儒家中庸之道的孔子
即被普遍的尊崇為『大成文王』(雖然他老人家一輩子也不曾為王)
各地的『孔廟』亦被稱為『文廟』
貴州的安順文廟又名"府學宮",坐落於貴州省安順市東北之黌學壩,占地約8000平方米
是一座規模宏大、佈局嚴謹、莊嚴典雅的古建築群
對於我們一大早的造訪,它還沒有開始營業呢!
安順文廟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約西元1368年),應該是有一種啟迪教化的政治目的
文廟前有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門屏。文廟進門處分別有“禮門”、“義路”,為垂花門構造
“禮門”、“義路”間,聳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牆,稱“宮牆”
上方橫額書刻“宮牆數仞”四字(千萬可別唸成"仞數牆宮")
安順文廟共分成四進廳。第一進分為上、下兩院,除第四進已毀損不存在之外
其餘三進基本保存完好。由於是隨地勢就坡而建,四進建築物也隨之升高
過了泮池橋,可以見到『欞星門』,那是一座頗為雄壯的石雕牌坊
門的兩側還有稱為節孝祠和名宦祠的建築,坊上刻有二龍戲珠
坊欄上還刻著許多人物故事,都是激勵人讀書上進
走著走著沿著九級石階而上,有一座面闊五間懸山頂式建築,名為“大成門”,又稱“戟門”
進門以後,你就走進了最神聖的地方-大成殿
這是安順文廟的第三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兩廡和大成門合圍而成的一座四合院
安順文廟的特色,主要就是這幾根鏤空的石刻柱,雕刻非常精緻
殿前的兩根簷柱,是用兩塊巨石透雕鏤成的盤龍大柱,柱礎為石雕獅子
柱高近五米,直徑約八十釐米,工藝精湛絕倫
龍鱗、龍首、龍爪每一樣都是鏤空雕刻,細膩精巧,遠遠望去,兩條石龍盤繞飛舞
宛如從天而降,祥雲繚繞,龍身時隱時現,兩柱上的龍首遙相呼應,栩栩如生
古時帝王廟供奉的都是帝王,自然受此禮遇
而文廟也享有這樣的規格,可見對聖人的敬仰之情
中國古來即有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觀念
因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傳統思想,普遍為一般人的認知
由於仕大夫的特殊地位,才使許多人產生了對孔孟的尊崇
而如今的高、普考不也是科舉制度的一個翻版嗎?
大成殿是面闊二 十米 、長五間歇山頂式石木結構大殿,殿內供奉孔子及十二弟子的牌位
拜最近電影『孔子』之賜,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又再一次被大家所重視
這座石頭文廟,是一座保持完好的明代風格的古建築群.是貴州石頭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完美結合,也是一種統治者藉以教化萬民的象徵
安順文廟雖不很大,卻處處體現了各個歷史時期,人們對儒家的尊崇
所以來到安順,文廟還是值得一看的
就在走出文廟的路上,我看到一處傳統的三合院,在它的廳前廣場上
堆滿了一顆顆黑色油亮油亮的東西,那就是俗稱黑金的-煤炭!
貴州省在中國,也是一處產煤頗豐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