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過「阿婆仔浪港」(a-poa-lang-kang)嗎?
一般是指落跑、偷溜或逃走的意思
「浪港」這個詞,又寫做「閬港」
「閬」(lang)有空出、騰出的意思
所以抽空又稱做「閬工」(lang-kang)
或「閬縫」(lang-phang)
這樣應該更能明白「閬港」的語詞感了吧!
其實光是講「浪港」
就已經可以充分了解其中的意思了
不過前面加了個「阿婆」
更能充分傳達出非常急迫逃走的感覺
有加強語氣的實際用途
據說這個用語的典故和兩個歷史人物有關
一個是黑旗軍統領-劉永福
一個是日本大將-乃木希典
話說日本戰神-乃木希典大將
在1895年率日本軍團登陸屏東枋寮
一路勢如破竹,佔領了東港、鳳山後
後來竟不費一顆子彈就進入台南府城
當時駐守台南的黑旗軍領袖劉永福
連夜喬裝成一名阿婆從台南安平港
登上英國郵輪準備逃回中國
卻不料竟在船上被人所識破
於是這則棄官潛逃事件,迅速傳了開來
後來台灣民間便開始流行這句「阿婆仔浪港」
用來形容急急忙忙落跑的意思
阿婆仔浪港從此便成為大家慣用語詞
成為傳達腳底抹油、落跑的最佳代名詞
我覺得台語有趣、迷人之處
往往就存在這種非常有畫面的細節之處
只是,關於這方面的know-how
因為環境感變以及缺乏大家的重視
已逐漸為人所淡忘以致消失
【更新資訊】104.6.3中國時報
關於這樣的說法,又得到一有力的印證
兩岸史話-撥開被扭曲的台灣史迷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1036-260306#.VW6yvWMXyr8.facebook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